2011/7/20 京劇藝師典範傳承工作坊
報到與開幕

報到的時候其實就很愉悅,幾乎所有學員臉上都帶著期待的光采出現,身為教師某種深植於身的熱情也不斷湧遞過來,讓人對這個工作坊充滿期待!

開幕的時候柏君老師也到了,所有老師在座台上觀禮──學員都要經過「開訓儀式」的洗禮,所謂「開訓儀式」就是由助教一一替學員繫上「腰裡硬」(通常為紅色腰帶,內縫硬紙板,紮在身上可在練基本功時增強腰部保護,避免受傷),學員正式老師行禮,作為本次工作坊的始業式。隨後學員們開始一一自我介紹,他們來自臺灣各地,教的科目也各有不同,但卻同樣散發出一種對教育和藝術由衷的關心而散發出來的光采。

京劇大觀園

京劇大觀園」活動時,宜穎等助教以《溪皇莊》影片作為介紹教材,配上簡單明瞭的PPT,希望能在短時間內讓學員得到最直接的知識。學員的態度非常認真,從側台望去每個人都睜大眼睛盯著螢幕,時不時有人提出問題,充滿好奇心學員,問了很多關於京劇基本認識的問題,如:演出的學生是幾年級?文武場哪裡來?彩旦為什麼是男生?時事為什麼可以加?可以加在哪裡?

面對從未聽過的口訣和動作語彙,大家各自用力聯想字與身體的關聯性,有的想像荒腔走板,讓在場的人都笑不可遏;小助教們的實際示範教學,對大家來說都是不曾經歷的全新經驗,這樣的機會真的很難得。QA時間提到了柏君老師看行當的功力,只能說那就是經驗,老藝師的功夫。

京劇唱腔入門I、II

教學內容:發音(含韻轍)、數板、部份唱腔(《三家店》)

分班授課時我跟著李來香老師,這堂唱唸入門課相當有趣,因為老師本身就是個幽默風趣的人,說話行事都帶有一點俠女風格,一些「千金唸白四兩唱」、學戲到演出應有的歷程(個別學練(模仿)→個別排→組合排練→響排→綵排→演出)、喊嗓跟調嗓的差別(喊嗓是每天要練的發聲,調嗓是練唱調,配胡琴的,為了要熟戲,不一定每天)……講義裡簡明又清楚地列出步驟和注意事項,一下子就切入學習者的角度,將容易產生疑惑的地方釐清,感受到老師在京劇教育上豐富的經驗累積。

而且工作坊的課程有分班別,在AB班上課的內容和講義雖然都相同,但來香老師隨兩班表現的不同而立即進行調整,一班的學生較害羞,老師就採溫和勸動的方式,並不強迫個別喊嗓;另一班(身體程度較好的)較大膽,老師就讓學員一個個喊出聲來,並且在這部份多進行一輪練習;雖然多一輪練習,但這班的學習進度卻比另一班來得快。這堂課我觀察到的事情有兩件:對於京劇的熟悉程度其實兩班差不多,但一班身體質感跟底子較好,在唱腔上學習也比較快、比較踴躍,「身體」這個東西真的是不管對哪方面來說都很重要,或許可以也當作推廣基本功的一個主要動機?二是學習的積極程度真的會直接反應在成果上,花太多時間在推拖和畏懼相當可惜,雖然是早就明白的道理,但實際看到他人情況才真正感知到道理的意思。

名劇欣賞

這堂課真的是有上有賺到,不僅來香老師帶了許多珍貴的影片來,柏君老師也講了不少京劇軼事,相當精彩。放《四平山》影片時,柏君老師說尚師父光錘就練了三年,上了台簡直是活的李元霜,楊小樓當時看了尚所演的《四平山》,從此不演了,因為知道自己在這角色上終究不及尚;而尚也很大方的說,演霸王,他輸楊小樓。當時那樣大氣而良性競爭又熱鬧的菊壇風華,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中展現,非常動人啊!

《李逵探母》、《罷宴》等劇介紹了李派老旦,提到了李多奎和李金全等人,也介紹了大花臉袁世海,不得不說師母真的很會教,分析劇的方式常讓看門道的人恍惚大呼「原來如此!」如分享心得的時候雅雲提到了她初為人母,對劇中母子糾葛的那種情感特別有感應,道出了看戲人為什麼會入戲的情感投射情形,同時顯示京劇不是一個老掉牙的藝術,感動人的能力是它無法忽視的魅力。

示範演出

演出內容:相聲、〈五馬江兒水〉、〈前腔綽角兒〉、〈雙槍舞〉、《三岔口》、《狀元印》夜行趕路一折

這堂課先由柏君老師的學生們示範演出,再和學員進行對話。能夠這樣近距離的欣賞動作演出對很多人來說是第一次,反應也很熱烈,凱勛學長分享了許多和老師學戲的心得,很直接地說明他現在的狀況就沒時間練,不練就是沒有,在台上一眼就看得出來,跟柏君老師常提到的「基本功騙不了人」呼應;柏君老師也跟學員多有互動,有人發問「如何因材施教」,柏君老師回答「知道他們需要什麼」,如我們常說的「精、氣、神」,芭蕾練「精」、現代舞講求「神」,這些舞蹈學生就缺了練基本功需要的「氣」,老師自己示範了「氣」為何物,(抖擻長槍,氣至槍頂,還和凱勛學長相比較)並且直指這些舞蹈系學生往後並不走這條路,所以他教學也不會硬要調整他們的身體質感,就是練氣。當下我確保有被老師大氣卻又細膩的教學方針撼動──七十幾歲的老藝師竟早已為這些年紀不到他五分之一的孩子們設想如此周到,且在學員詢問是否能將老師的創作用以推廣京劇教育時,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真是老藝師的風範!

藝師典範

重頭戲是「創意口訣詮釋」,「口訣」即「方法」,所以口訣的再創作就是拓展了運用的可能性,學員們必須觀察動作,分解分析,然後聯想並拆解。一個「山膀」動作,出現了各種不同的新口訣,看著舊有動作被重新詮釋,實在很感動,就像這些京劇動作還活著,還充滿生命力似的。學員們創作跟分享、回饋都很熱烈,不僅認真,並且不忘幽默(「亮相瞬間掌聲來」獲得滿堂彩)。照薰老師反應「像回歸到學生身份」,更能進入狀況去看教育。此堂課末公布下午粉墨登場題目,並讓大家分組進行練習。

粉墨登場

學員們的分享相當精彩!大家都不是科班,但也都各自發揮了創意,有的用戲劇串場,有的善用場地資源,各顯身手,展現了對京劇的熱情。演畢柏君老師講評,著重的還是基礎,老師要求的其實就是「紮實」。講著講著又來勁兒了,「起之宜柔、定之宜剛」、動作示範也都親自出馬,真的是很值回票價啊。

   
  • Copyright c 2010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All Rights Reserved